上海市杨浦区某房屋抗震鉴定

  一、建筑物概况

  本次受检房屋为上海市杨浦区,该房屋为一栋六层的砖混结构,建造于1990年。房屋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东西长为17.4m,南北宽为14.7m,建筑高度为16.8m,建筑面积约为1214.3m2。房屋各层层高均为2.8m,室内外高差为0.50m。房屋的北侧中部设有一部楼梯,屋面为形式平屋面。房屋原设计单位为上海某设计院,施工单位不详。

上海市杨浦区某房屋抗震鉴定

  该房屋为一栋六层的砖混结构房屋,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均采用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砌筑,其中一层~四层烧结普通砖标号为100#,五、六层烧结普通砖标号为75#,一层混合砂浆标号为100#,二层~六层混合砂浆标号为50#,主要承重墙厚度均为240mm。上部结构在二、四、六层隔层及屋顶设有圈梁,主要纵横墙交接处及楼梯间四角设有构造柱。楼、屋面板由预制板装配整体式楼屋盖+局部现浇板组成。

上海市杨浦区某房屋抗震鉴定

  二、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受检房屋为上海市杨浦区国和二村,为一栋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现拟对该房屋采用外套结构法进行加层(外套结构加层法即在原房屋外增设外套结构(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等),使加层的荷载通过外套结构直接传给新增基础的加层方法),为了解该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及抗震性能,特委托我司房屋质量检测站对该房屋进行现场检测及抗震能力评估工作,并出具抗震鉴定报告,为工程后续改造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根据上海市相关规范的规定,针对受检房屋的特点和实际状况,本次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建筑、结构图纸复核;

  (2) 房屋完损情况调查;

  (3) 房屋变形测量;

  (4) 房屋主要构件材料强度检测;

  (5) 根据现场测试得到的数据,按现行抗震鉴定要求对房屋抗震措施等进行核查,并对房屋结构进行抗震验算。

  (6) 综合评定,提出合理化处理意见或建议,出具抗震鉴定报告。

  三、现场检测情况

  1.房屋建筑、结构图纸复核

  现场采用激光测距仪、卷尺对房屋的轴网尺寸、墙体厚度、层高、圈梁和构造柱设置等进行复核,复核结果表明,轴网尺寸、墙体厚度、层高、圈梁和构造柱设置等均基本与设计图纸相符。

  (1)主要轴网尺寸的检测与复核。采用DISTO TM A8激光测距仪对主要轴线间距进行了检测与复核。现场复核结果表明,考虑到结构构件粉刷层影响,房屋主要轴线尺寸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2)典型构件截面尺寸的检测与复核。采用钢卷尺对主要墙体厚度进行了检测与复核。现场复核结果表明,考虑到结构构件粉刷层影响,房屋墙体厚度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3)房屋层高尺寸检测与复核。采用DISTO TM A8激光测距仪对主要层高尺寸进行了检测与复核。现场复核结果表明,考虑到结构构件粉刷层影响,房屋层高尺寸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4)圈梁、构造柱构件配筋的调查。采用PS200钢筋探测仪、卷尺对圈梁、构造柱的尺寸及配筋进行复核,采用0-200mm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本次检测对部分区域构件进行测量。检测结果表明,圈梁、构造柱配筋与原设计图纸基本相符。

  2.房屋完损检测

  为明确受检房屋完损状况,现场对该房屋进行了完损检测,经检测受检房屋主体结构均未发现明显结构性损伤,局部内墙开裂,局部板底粉刷脱落、发霉。

  3.砖强度检测

  为确定受检房屋砖砌块的强度,根据受检房屋现场实际情况,采用ZC4型砖回弹仪,参照《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进行砖强度现场抽样检测。

  4.砂浆强度测试

  现场敲除检测区域墙体表面粉刷层后,将水平灰缝表面打磨平整并且除去浮灰,采用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砂浆类型为混合砂浆。检测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17)进行。

  5.房屋倾斜测量

  为掌握受检房屋倾斜情况,现场使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参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对受检房屋外墙棱线进行了倾斜测量。

  6.房屋相对沉降检测

  现场采用WILD NA2型水准仪,对受检房屋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屋顶女儿墙进行沉降差检测,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

  四、房屋结构抗震鉴定

  1.改造方案概述

  现拟对该房屋增设电梯以及采用外套结构加层法进行加层改造,外套结构加层法即在原房屋外增设外套结构(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等),使加层的荷载通过外套结构直接传给新增基础的加层方法。电梯结构及新增外套结构与原房屋之间通过抗震缝完全脱开,二者连通处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原房屋不进行任何结构及使用功能改动,本次仅对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

  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的规定,受检房屋属于B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该房屋的主要用途作为住宅使用,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标准设防类。

  2.抗震设防基本要求

  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地震分组:第二组;

  场地类别:上海IV类;

  3.地基和基础

  由于现场不具备全面开挖建筑基础的条件,本次检测仅对建筑基础外沿作点位勘察,对地面以上建筑可进行全面检测。本次改造采用外套结构加层法,与原房屋结构完全脱开,加层的荷载通过外套结构直接传给新增的外套结构基础。原房屋使用功能未进行改动,上部结构荷载无明显变化,地基基础现状也无严重静载缺陷,可认为原房屋基础满足使用要求。(不考虑新增基础对原基础的影响)

  4.上部结构的抗震鉴定

  4.1一般规定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5.1节“一般规定”的相关条文,对该房屋进行外观及内在质量的评定。

  4.2抗震措施鉴定

  该房屋属B类建筑,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5.3节各条款对受检房屋的抗震措施进行了复核。

  抗震措施鉴定结果表明,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规定,该房屋房屋存在以下抗震措施不足之处:(1)局部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为0.5m,小于1.0m。(2)局部外墙四角、局部纵横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未设有构造柱,构造柱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

  4.3抗震承载力验算

  墙体抗震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房屋一层至五层局部墙体抗力与荷载效应比值小于1,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六层墙体抗力与荷载效应比满足规范要求,。为确保房屋的安全,须对本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部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五、检测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本次受检房屋为上海市杨浦区国和二村,该房屋为一栋六层的砖混结构,建造于1990年。采用纵横墙承重体系,承重墙均采用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砌筑。现拟对该房屋增设电梯以及采用外套结构加层法进行加层改造,外套结构加层法即在原房屋外增设外套结构(框架-剪力墙或框架等),使加层的荷载通过外套结构直接传给新增基础的加层方法。电梯结构及新增外套结构与原房屋之间通过抗震缝完全脱开,二者连通处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原房屋不进行任何结构及使用功能改动,本次仅对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

  (2)复核结果表明,轴网尺寸、墙体厚度、层高、圈梁和构造柱设置等均基本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3)检测结果表明,主体结构均未发现明显结构性损伤,局部内墙开裂,局部板底粉刷脱落、发霉。

  (4)受检房屋整体最大倾斜率为向南3.80‰,小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限值4.0‰,最大相对倾斜率为2.94‰,大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中规定的房屋相对倾斜率限值3‰。

  (5)检测结果表明,该房屋一层~四层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达到原砖设计强度100#的要求;五、六层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达到原砖设计强度75#的要求。一层混合砂浆强度推定值为M3.0,低于原混合砂浆设计强度100#的要求;二层~六层混合砂浆强度推定值为M2.6,低于原混合砂浆设计强度50#的要求。

  (6)抗震措施鉴定结果表明,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规定,该房屋存在以下抗震措施不足之处:1局部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为0.5m,小于1.0m。2局部外墙四角、局部纵横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未设有构造柱,构造柱设置不满足规范要求。

  (7)墙体受压承载力和高厚比计算结果表明:墙体高厚比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一层共有六处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二层一处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其余墙体受压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墙体抗震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房屋一层至五层局部墙体抗力与荷载效应比值小于1,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六层墙体抗力与荷载效应比满足规范要求。

  (8)综合抗震措施核查和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该房屋不满足B类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和承载力的要求。

  2.建议

  依据检测检查、计算分析结果,该房屋加固处理意见及建议:

  (1)局部承重窗间墙尺寸不足处,建议做单面钢丝网片水泥砂浆面层或外增构造柱加固处理。

  (2)建议委托方依据本检测报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与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改造方案,针对抗震措施不满足及抗震承载力不足部位,对房屋进行整体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保证房屋今后的使用安全性。

  (3)改造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伤原结构构件,如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隐蔽部位的结构、构造等有严重缺陷时,应会同加固设计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4)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房屋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房屋安全使用。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仅用作学习交流使用,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