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下)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下)

11沥青类防腐蚀工程

11.1一般规定

11.1.1沥青类防腐蚀工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1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铺筑的整体面层。

2碎石灌沥青垫层。

3沥青稀胶泥涂覆的隔离层。

11.1.2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施工时的工作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11.1.3沥青混合料应使用机械拌制。

11.1.4沥青材料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

11.1.5沥青的贮存应防曝晒和防污染。

11.2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

11.2.1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道路石油沥青》NB/SH/T0522、《建筑石油沥青》GB/T494及表11.2.1的规定。

mmexport1604805610943

11.2.2粉料宜选用石英粉。耐酸度不应小于95%;细度要求为0.15mm方孔筛筛余量不应大于5%,0.075mm方孔筛筛余量应为10%~30%;亲水系数不应大于1.1。

11.2.3细骨料宜选用石英砂,宜采用粒径为0.25mm~2.5mm的中粗砂。耐酸度不应小于95%,含泥量不应大于1%,其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1.2.3的规定。

11.2.4粗骨料宜选用石英石,沥青混凝土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5mm,碎石灌沥青的石料粒径应为30mm~60mm。耐酸度不应小于95%。

11.2.5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20℃时不应小于3MPa,50℃时不应小于1MPa。沥青砂浆的饱和吸水率(体积计)不应大于1.5%。浸酸安定性应合格。

11.3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铺筑的整体面层

11.3.1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宜按本规范附录B表B.0.8选用。

11.3.2粉料和骨料混合物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1.3.2的规定。

11.3.3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或热滚筒压实时,沥青标号宜采用30号;当采用碾压机压实时,宜采用60号。

11.3.4沥青砂浆、沥青混凝土的配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干燥的粉料和骨料加热到140℃左右,混合均匀。

2按施工配合比量,将加热至200℃~230℃的沥青逐渐加入,不断翻拌至全部粉料和骨料被沥青覆盖为止。搅拌温度宜为180℃~210℃。

11.3.5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或碾压机和热滚筒压实。阴阳角等处应采用热烙铁拍实。

新闻报道3(32)

11.3.6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应先涂一层沥青稀胶泥。

11.3.7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摊铺后,应随即刮平进行压实。虚铺的厚度应经试压确定,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时,宜为压实厚度的1.3倍。

11.3.8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时,开始压实温度应为150℃~160℃。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开始压实温度应为160℃。压实完毕的温度不应低于110℃。

11.3.9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垂直施工缝应留斜槎,用热烙铁拍实。

2继续施工时,应将斜槎清理干净,并预热。预热后应涂一层热沥青,再连续摊铺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接缝处应用热烙铁拍实,并拍平至不露痕迹。

3当分层铺砌时,上下层垂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水平施工缝应涂一层热沥青。

11.3.10立面涂抹沥青砂浆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应大于7mm,最后一层抹完后,应用烙铁烫平。当采用沥青砂浆预制块铺砌时,应按本规范第8.4节的规定施工。

11.4沥青稀胶泥涂覆的隔离层

11.4.1基层表面应先均匀涂刷冷底子油两层。涂刷冷底子油的表面,应清洁,待干燥后,方可进行隔离层的施工。冷底子油的质量配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层建筑石油沥青与汽油的质量比应为30:70;第二层建筑石油沥青与汽油质量比应为50:50。

2建筑石油沥青与煤油或轻柴油之比应为40:60。

11.4.2沥青稀胶泥的施工配合比应为沥青与粉料的质量比应为100:30。

11.4.3沥青稀胶泥的浇铺温度不应低于190℃。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措施提高温度后方可施工。

11.4.4涂覆隔离层的层数,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两层,其总厚度宜为2mm~3mm。当隔离层上采用水玻璃类材料施工时,应随即均匀稀撒干净预热的粒径为1.2mm~2.5mm的耐酸砂粒。

11.5碎石灌沥青垫层

厂房检测9

11.5.1碎石灌沥青的垫层,不得在有水或冻结的基土上进行施工。

11.5.2沥青软化点应低于90℃;石料应干燥,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11.5.3碎石灌沥青的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先在基土上铺一层粒径为30mm~60mm的碎石,夯实后,再铺一层粒径为10mm~30mm的碎石,找平、拍实,随后浇灌热沥青。

2沥青的渗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当设计要求垫层表面平整时,应在浇灌热沥青后,随即均匀撒一层粒径为5mm~10mm的细石,找平后再浇一层热沥青。

11.6养护和质量检查

11.6.1铺压完的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应与基层结合牢固。其面层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鼓和脱层等现象,并不得用沥青做表面处理。

11.6.2当有上述缺陷时,应先将缺陷处挖除,清理干净,预热后,涂上一层热沥青,再用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进行填铺、压实。

11.6.3地面面层平整度的允许空隙不应大于6mm,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微信图片_20210809110632

12塑料类防腐蚀工程

12.1一般规定

12.1.1本章所列塑料类防腐蚀工程应包括:

1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制作的池槽衬里。

2软聚氯乙烯塑料板制作的池槽衬里或地面层。

3聚乙烯塑料板制作的池槽衬里。

4聚丙烯塑料板制作的池槽衬里。

12.1.2施工环境温度宜为15℃~30℃,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0%。

12.1.3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塑料板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洁净的仓库内,并远离热源。

12.1.4软聚氯乙烯、聚乙烯塑料板在使用前24h,应解除包装压力,平放到施工地点。

12.1.5施工时基层阴阳角的圆弧半径宜为30mm~50mm。

12.1.6聚氯乙烯塑料板可采用焊接法、胶粘剂粘贴法、空铺法或压条螺钉固定法成型。

12.1.7聚乙烯塑料板可采用焊接法,空铺法或压条螺钉固定法成型。

12.1.8聚丙烯塑料板可采用焊接法或压条螺钉固定法成型。

12.1.9从事塑料焊接作业的焊工应持证上岗。施工前,焊工应焊接试件、试样,接受过程测试,并通过试件、试样检测及过程测试鉴定。

12.2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12.2.1硬聚氯乙烯板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硬质聚氯乙烯板材分类、尺寸和性能第1部分:厚度1mm以上板材》GB/T22789.1的有关规定。

12.2.2软聚氯乙烯板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726的有关规定。

微信图片_20210723102503

12.2.3聚乙烯板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2.2.3的规定。

12.2.4聚丙烯板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2.2.4的规定。

12.2.5聚氯乙烯板、聚乙烯板和聚丙烯板的板面应平整、光洁、无裂纹、色泽均匀、厚薄一致;板内应无气泡或杂物,不得出现分层现象,板的边缘不得有深度大于3mm的缺口。

12.2.6胶粘剂应与板材配套使用,并应低毒环保。

12.2.7焊条应与焊件材质相同,表面应光洁、平整,并应无结瘤、折痕、裂纹、气泡或杂质,色泽应均匀一致。

12.3施工

12.3.1塑料板下料、画线应准确。形状复杂的构件应先制作样板,施工前应进行预拼。

12.3.2塑料板接缝处均应进行坡口处理。焊接时应做成V形坡口。坡口角:当板厚大于等于10mm时,应为75°~80°;当板厚小于10mm时,应为85°~90°。软聚氯乙烯粘贴时,坡口应做成同向顺坡,搭接宽度应为25mm~30mm。

12.3.3塑料板材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焊条直径与板厚的关系应符合表12.3.3的规定。

2聚氯乙烯板采用热风焊接施工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应为90°;焊枪与焊件的夹角宜为45°;焊聚氯乙烯板的焊枪温度宜为210℃~250℃;焊接速度宜为150mm/min~250mm/min;焊缝应高出母材表面2mm~3mm。

3软聚氯乙烯板搭接缝焊接时,搭接宽度宜为25mm~30mm,在上下两板搭接内缝处,每隔200mm先点焊固定,再采用热风枪本体熔融加压焊接或用软聚氯乙烯焊条热风焊接。热风焊枪的温度宜为110℃~180℃;用热风焊接时,热风的气体流量宜为10L/min~15L/min。两板搭接的外缝处应用焊条满焊封缝。

4聚乙烯板宜采用热风焊接。焊枪温度宜为200℃~240℃;热气流量宜为10L/min~15L/min;热气宜为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焊接时应压紧焊条,待熔区冷却到不透明时,方可放松。

5聚丙烯板焊接时,焊枪温度宜为210℃~250℃;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宜为60°;焊接速度宜为100mm/min~120mm/min;热气流量宜为10L/min~15L/min;热气应为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

12.3.4软聚氯乙烯板、聚乙烯板用空铺法和压条螺钉固定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池槽的内表面应平整,无凸瘤、起砂、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

2施工时接缝应采用搭接,搭接宽度宜为20mm~25mm。应先铺衬立面,后铺衬底部。

微信图片_20210723102155

3支撑扁钢或压条下料应准确。棱角应进行打磨,焊接接头应磨平,支撑扁钢与池槽内壁应撑紧,压条应用螺钉拧紧,固定牢靠。支撑扁钢或压条外应覆盖软板并焊牢。

4用压条螺钉固定时,螺钉应成三角形布置,行距宜为500mm。

12.3.5软聚氯乙烯板的粘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软聚氯乙烯板粘贴前应用酒精或丙酮进行脱脂处理,粘贴面应打毛至无反光。

2应用电火花探测器进行测漏检查。

3软板表面不应有划伤。

4软聚氯乙烯板的粘贴可采用满涂胶粘剂法或局部涂胶粘剂法。

5采用局部涂胶粘剂法时,应在接头的两侧或基层面周边涂刷胶粘剂,软板中间胶粘剂带的间距宜为500mm,其宽度宜为100mm~200mm。

6粘贴时应在软板和基层面上各涂刷胶粘剂两遍,应纵横交错进行。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第二遍的涂刷应在第一遍胶粘剂干至不粘手时进行。待第二遍胶粘剂干至微粘手时,再进行塑料板的粘贴。

7粘贴时,应顺次将粘贴面间的气体排净,并应用辊子进行压合,接缝处必须压合紧密,不得出现剥离或翘角等缺陷。

8当胶粘剂不能满足耐腐蚀要求时,在接缝处应用焊条封焊。

12.4养护和质量检查

12.4.1软聚氯乙烯粘贴完成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按所用胶粘剂的固化时间确定。

12.4.2塑料板防腐蚀面层应平整、光洁、色泽一致,无皱纹、孔眼,不得有翘曲或鼓泡等缺陷。

12.4.3塑料板面层的表面平整度的允许空隙不应大于2mm。相邻板块的拼缝高差不应大于0.5mm。

12.4.4检查满涂胶粘剂的粘接情况,3mm厚板材脱胶处不应大于20cm2;0.5mm~1mm厚板材脱胶处不得大于9cm2;各脱胶处间距不得小于50cm。

12.4.5焊缝表面应饱满、平整、光滑、呈淡黄色,两侧挤出焊浆无焦化、无焊瘤,凹凸不得大于±0.6mm。焊缝应牢固,焊缝的抗拉强度不得小于塑料板强度的60%。

12.4.6焊条排列紧密,无波纹形,每根焊条接头处应错开100mm。

12.4.7空铺法衬里和压条螺钉固定法衬里应进行24h的注水试验,检漏孔内应无水渗出。当发现渗漏,应进行修补。修补后应重新试验,直至不渗漏为合格。

12.4.8进行针孔检查时,混凝土基层应预设导电层。

13安全技术

IMG_20210204_093824

13.0.1防腐蚀工程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的有关规定。

13.0.2施工前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

13.0.3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

13.0.4化学危险品的贮存和辨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的规定。

13.0.5现场施工机具设备及设施,使用前应检验合格,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13.0.6施工用电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

13.0.7防腐蚀施工作业场所有害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卫生标准》GB11719、《车间空气中含50%~8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11724、《车间空气中含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11725和《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726的有关规定。

13.0.8涂料涂装作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的有关规定。

13.0.9高处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的有关规定。

13.0.10现场动火、受限空间施工和使用压力设备作业等施工现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作业应办理作业批准手续。

2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围挡和安全标志,并应设专人监护、监控。

3作业人员应规定统一的操作联络方式。

4作业结束,应检查并消除隐患后再离开现场。

13.0.11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安全,应符合有关产品的安全使用规定。

13.0.12操作人员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的有关规定。

14环境保护技术

14.0.1防腐蚀施工应建立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应编制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14.0.2施工现场应分开设置生活区、施工区和办公区。

14.0.3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废物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各类废物时,应采取覆盖措施。包装物应采用可回收利用、易处置或易消纳的材料。

2施工现场应工完料净场清,各类废物应按环保要求分类及时清理,并清运出场。

3危险废物应集中堆放到专用场所,按国家环保的规定设置统一的识别标志,并建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制订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4危险废物应盛装在容器内,装载液体或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应留出100mm以上的空间。不得将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并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5各类危险废物的处理应与地方环保部门办理处理手续或委托合格(地方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组织集中处理。

6运输危险废物时,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危险货物和化学危险品运输管理的规定执行。

14.0.4施工中粉尘等污染的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输或装卸易产生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时,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其他防护措施。

2进行拆除作业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3搅拌场所应搭设搅拌棚,四周应设围护,并应采取防尘措施。切割作业应选定加工点,并应进行封闭围护。当进行基层表面处理、机械切割或喷涂等作业时,应采取防扬尘措施。

4大风天气不得从事筛砂、筛灰等工作。

5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应及时清运出场。

14.0.5施工中对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现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制订降噪措施。定期对噪声进行测量,并注明测量时间、地点、方法。做好噪声测量记录,超标时应采取措施。

2在施工场界噪声敏感区域宜选择使用低噪声的设备,也可采取其他降低噪声的措施。

3机械切割作业的时间,应安排在白天的施工作业时间内,地点应选择在较封闭的室内进行。

4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鸣笛。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

14.0.6防腐蚀施工中不得对水土产生污染。

15工程交接

15.0.1建筑防腐蚀工程的交接,应包括中间交接、隐蔽工程交接和交工验收交接。

15.0.2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的范围,完成全部防腐蚀工程项目后,应办理交工验收交接手续。工程未经验收交接,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15.0.3防腐蚀工程交接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组织相关单位对其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应确认下列内容:

1施工范围和内容符合合同规定。

2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及本规范的规定。

3施工质量不符合本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的有关规定时,修补或返修的记录应纳入交工验收交接文件中。

15.0.4建筑防腐蚀工程的竣工验收,应提交下列资料:

1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或复验报告。

2设计变更单、材料代用单。

3基层表面处理检查记录。

4防腐蚀施工记录。

5中间交接记录。

6隐蔽工程记录。

7修补或返工记录。

8交工验收记录。

15.0.5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的基层表面预处理、隐蔽工程检查、工程中间交接和交工验收交接记录可按表15.0.5-1~表15.0.5-4填写;防腐蚀工程交工验收资料交接汇总可按表15.0.5-5填写。

附录A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试验方法

A.1主要原材料取样法

A.1.1树脂类、水玻璃类和聚合物乳液原材料的取样数量是从每批号桶装树脂或水玻璃中,随机抽样各3桶,每桶取样不少于1000g,可混合后检测;当该批号小于或等于3桶时,可随机抽样1桶,样品量不少于3000g。

A.1.2粉料应从每批号中,随机抽样3袋,每袋不少于1000g,可混合后检测;当该批号小于或等于3袋时,可随机抽样1袋,样品量不少于3000g。

A.1.3耐酸砖和防腐蚀炭砖、耐酸耐温砖、天然石材的取样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耐酸砖》GB/T8488、《耐酸耐温砖》JC/T424、《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的规定执行。

A.1.4块状沥青从每批中的不同点(不少于10处)各凿取2块~3块,混熔后,取平均试样。

桶装沥青的取样桶数应为总桶数的10%。

A.2原材料的试验方法

A.2.1树脂类材料质量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呋喃树脂黏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涂料黏度测定法》GB/T1723的规定执行。

2酚醛树脂的游离酚含量、游离醛含量、含水率和黏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游离酚含量的测定:应用万分之一天平称取试样1g,置于1000mL的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20mL使其溶解。加入蒸馏水50mL,然后用蒸汽馏出游离酚,馏出物收集在1000mL的容量瓶内,控制蒸馏速度为40min~50min内蒸出蒸馏物约500mL。当以饱和溴水滴入蒸馏物内无白色沉淀时停止蒸馏。将馏分用水稀释至1000mL刻度,充分摇匀。

应用移液管吸取馏出物100mL,移入容积为500mL带塞的锥形瓶内。加入溴溶液[C(Br2)=0.1mol/L]25mL,再加入试剂级的盐酸5mL,在室温下放在暗处15min。加入10%碘化钾溶液20mL,在暗处再放10min。然后加入氯仿1mL。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mol/L]滴定至碘色将近消失时再加入淀粉指示剂约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恰好退尽为止。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应把20mL乙醇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然后取其100mL,并应按上述步骤进行试验。

游离酚的质量百分含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1——空白试验耗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样试验耗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0.01568——每毫摩尔滴定液相当的苯酚克数。

2)游离醛含量的测定:应用万分之一天平称取试样3g,置于300mL的烧瓶内。加入无水乙醇100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制成试样溶液,盖好备用。在烧杯内加入无水乙醇50mL,加入1%酚溴蓝指示剂3滴,再加入试样溶液10mL,然后用稀盐酸中和至黄色。加入10%基胺盐酸10mL,摇动10min~15min,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1mol/L]滴定至绿色。

不加入试样溶液应按上述同样方法做空白试验。

游离醛的质量百分含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1——试样试验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2——空白试验耗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g);

0.03——每毫摩尔滴定液相当的甲醛的克数。

3)含水率的测定:应用万分之一天平称取试样10g,置于250mL的圆底烧瓶内,并加入三混甲酚50mL,再加入水饱和苯80mL。装上蒸馏接收器和回流冷凝器,应控制温度使溶剂回流速度每分钟2滴~5滴,回流1h以上,至无水分馏出为止。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1——蒸馏水分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4)黏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涂料黏度测定法》GB/T1723的有关规定执行。

A.2.2粉料的含水率、细度和耐酸粉料体积安定性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含水率的测定:应用1%天平称取试样100g,在105℃~110℃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m1——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2细度的测定:应用1%天平称取经105℃~110℃烘干至恒重的试样50g,倒入规定筛孔的筛内。过筛时,应往复摇动、拍打,并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筛布上,摇动速度为每分钟125次。将近筛完时,除去筛底,改在纸上筛动,至每分钟通过筛孔的质量不超过0.05g为止。称量筛余物,以其克数乘2,即得筛余百分数。当用两种筛孔的筛子控制细度时,通过上一级筛孔的试样,应全部倒入下一级筛孔的筛内,进行过筛,不得散失。

3耐酸粉料的体积安定性测定:应将酚醛树脂与比例量的酸性固化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耐酸粉料,搅拌均匀;若为糠醇糠醛型,加入比例量的糠醇糠醛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粉,再加入适量耐酸粉料,搅拌均匀。将拌制好的酚醛树脂胶泥或呋喃树脂胶泥装入30mm×30mm×30mm的试模内,振实并刮平表面,试件硬化后表面无起鼓现象即为安定性合格。

A.2.3粉料的亲水系数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用1%天平称取经105℃~110℃烘干至恒重并冷却至室温的粉料5g各两份,分别置于两个瓷皿内。在一个瓷皿内加入蒸馏水15mL~30mL,用橡皮杆仔细研磨5min,然后将试样冲洗到100mL的量筒内(量筒刻度为0.5mL,该刻度应用滴管加以校正),使量筒的水面读数为50mL。在另一个瓷皿内,以脱水煤油代替蒸馏水,按上述同样方法进行处理。

2当两个量筒内的沉积粉料膨胀停止后,读其体积数。

3粉料的亲水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1——水中沉积物的体积(mL);

V2——煤油中沉积物的体积(mL)。

4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试验的差值,在用同样液体时的读数不超过±0.2mL,而亲水系数不得超过±3%。

A.2.4水玻璃类材料质量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钠水玻璃模数的计算、氧化钠和二氧化硅的含量的测定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硅酸钠》GB/T4209的规定执行。

2钠水玻璃密度的测定:应将试样置于250mL的量筒内,温度调节至20℃,并应把四位读数的标准比重计轻轻侵入试液内,待其停止下沉。平视液面,应读出比重计数值,即为密度。

3钾水玻璃模数的测定:氧化钾含量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的有关规定执行。

4钾水玻璃的二氧化硅含量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1‰天平称取2.5g钾水玻璃以热蒸馏水冲洗到瓷蒸发皿内,用玻璃棒仔细搅拌均匀。搅拌时,用滴管或小量筒加入25mL盐酸(密度为1.19g/cm3),然后用洁净的表面皿盖好蒸发皿,放在水浴锅上煮至沸腾后,取下表面皿,并用蒸馏水冲洗表面皿和蒸发皿边缘。

2)将所得溶液析出的硅酸凝胶,在沸腾的水浴锅上蒸发至干涸,用玻璃棒捣碎残渣。在水浴锅上加热残渣至无氯化氢气味时,再继续加热2h,使硅酸凝胶完全脱水。

3)残渣冷却后,滴入盐酸(密度1.19g/cm3)到湿润状态。此后在瓷蒸发皿内注入最小容积的热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皿内的溶液和沉淀物,然后静置数分钟。再用无灰细密滤纸过滤,并用热蒸馏水冲洗滤纸上的沉淀物至无氯离子反应为止,所得的沉淀物置于已称量的坩埚内,干燥灰化,最后在1000℃~1100℃的高温下灼烧至恒重,灼烧后的物料质量即二氧化硅的质量。

4)钾水玻璃的二氧化硅质量百分含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1——灼烧后的二氧化硅质量(g);

m——钾水玻璃的质量(g)。

5钾水玻璃的密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将钾水玻璃试样置于300mL的量筒内,温度调节至20℃。把四位读数的标准比重计轻轻地浸入试液内,待其停止下沉,平视液面,读出比重计数值,加上单位g/cm3,即为密度。

2)当密度太大时,可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降低密度,再按本规范附录A.2.4条第2款的方法进行多次测定,直到符合时为止。加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0——稀释前钾水玻璃的密度(g/cm3);

D——稀释后钾水玻璃的密度(g/cm3);

G0——稀释前钾水玻璃的质量(kg)。

3)当密度太小时,可采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密度,再按本规范附录A.2.4条第1款的方法进行多次测定,直到符合时为止。

6钾水玻璃材料混合料的含水率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钾水玻璃材料混合料的试样,应在三个不同部位分别取样,混合均匀后备用。

2)用1%天平称取试样,钾水玻璃胶泥或钾水玻璃砂浆混合料称取100g,钾水玻璃混凝土混合料称取1000g。在105℃~110℃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

3)钾水玻璃混合料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m1——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7钾水玻璃材料混合料的细度测定:应用1%天平称取经105℃~110℃烘干至恒重的试样100g,倒入电动筛机内,振动15min后,称取各阶段筛余物的质量,为各阶段的筛余量,即每阶段筛余物的质量为筛余量。

A.2.5聚合物乳液的质量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聚合物乳液外观、总固含量和密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的有关规定执行。

2黏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合成橡胶胶乳表观黏度的测定》SH/T1152的有关规定执行。

3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建设用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执行。

A.2.6块材质量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酸砖、耐酸耐温砖、粉料的耐酸率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耐酸砖》GB/T8488的有关规定执行。

2耐酸砖、耐酸耐温砖的吸水率和热稳定性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耐酸砖》GB/T8488的有关规定执行。

3防腐蚀炭砖的耐酸度、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抗折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耐酸砖》GB/T8488、《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GB/T2997、《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GB/T5072和《耐火材料常温抗折强度试验方法》GB/T3001的有关规定执行。

4天然石材的抗压强度、浸酸安定性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压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的有关规定执行。

2)浸酸安定性的测定:应取块径约5cm的碎块4块(在试验前用放大镜仔细检查,无裂纹者方可选用),在20℃±5℃的温度下放入盛有95%~98%化学纯硫酸的带盖容器中,试块底面应架空,侧面应隔开,酸液应高出试块表面。在浸泡期内,应经常检查试块外观变化,并保持酸液浓度。

浸泡45d后,取出试块,用水冲洗,再用纱布擦干,检查试块有无裂纹、剥落和膨胀现象。当试块完整,试块表面和浸泡酸液亦无显著变色时,则为合格。

A.2.7喷涂型聚脲原材料的质量测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护材料》HG/T3831的有关规定执行。

A.2.8沥青原材料的质量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针入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4509的有关规定执行。

2延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沥青延度测定法》GB/T4508的有关规定执行。

3软化点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4507的有关规定执行。

A.3制成品的试验方法

A.3.1混凝土、钢结构基层表面的粗糙度检测应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表面粗糙度计量器具》JJG2018规定的仪器进行检测。

A.3.2混凝土基层含水率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称重法:应在基层表面3处~4处用长钻钻取或凿取表面20mm的厚度层内的试样。用天平称量。然后将所取试样混合在一起磨碎,应在100℃~105℃下烘至恒重,称取烘干后的质量。

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m1——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2塑料薄膜覆盖法:应将尺寸为45cm×45cm的透明聚乙烯薄膜周边用胶带纸牢固地粘贴密封在基层表面上,避免阳光照射或损坏薄膜。并应在16h后观察塑料薄膜,无水珠或湿气存在即为合格。每40m2宜做一试样。

A.3.3树脂类材料制成品的性能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脂类材料制成品的性能测定试验以3块试块为一组,取3块试块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其中1块试验结果超出或低于平均值的15%时,应取其余2块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当有2块试块的试验结果超过平均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修约精度取0.1。

2树脂胶泥、砂浆的抗拉强度的测定:试验应采用“8”字形金属试模(图A.3.3-1),先将“8”字形试模擦拭干净,薄涂一层脱模剂,并将树脂胶泥或树脂砂浆装入模内,在跳桌上振动25次,刮去多余的胶泥或砂浆,整平表面,在温度23℃±2℃、湿度50%±5%的条件下养护14d后,测定抗拉强度。将“8”字形试样放入夹具内(图A.3.3-2),开动拉力机,速度为10mm/min,至试样断裂,记录拉力机读数,抗拉强度以MPa表示。

3树脂胶泥、砂浆、自流平抗压强度的测定:将胶泥、砂浆、自流平装入30mm×30mm×30mm的立方体试模内捣实,在跳桌上振动25次并刮平表面。经24h成型后脱模。在20℃~30℃温度下养护,养护天数应符合本规范表5.6.1的规定。

4树脂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模。当用人工捣实时,应将树脂细石混凝土分两次装入试模内,每次装入的高度相等;若用振动器捣实时,将树脂细石混凝土装入试模内,并稍有余量,然后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用手稍扶住,开动振动台,振至树脂细石混凝土表面排除气泡呈现浆状为止。振动25次结束后,应用金属直尺沿试模边缘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去,并随即用抹刀将表面抹平。

经24h成型后脱模。在20℃~30℃温度下养护,养护天数应符合本规范表5.6.1的规定。

5树脂胶泥与耐酸砖、树脂玻璃鳞片胶泥与水泥砂浆的黏结强度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脂胶泥与耐酸砖的黏结强度测定:将耐酸砖加工成尺寸为70mm×30mm×(25mm~30mm),洗净晾干,用树脂胶泥呈十字交叉黏结在一起,刮起多余胶泥。结合层的厚度应为2mm~3mm。在20℃~25℃养护14d后,应进行黏结强度测定。将十字交叉的试件放在夹具(图A.3.3-3)内,应开动拉力机均匀加载,至试件拉开,记录拉力机读数,黏结强度以MPa表示。

2)树脂玻璃鳞片胶泥与水泥砂浆的黏结强度测定:用强度等级为32.5MPa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与标准砂配制成水泥砂浆,底模尺寸为70mm×30mm×(25mm~35mm),养护28d后,用树脂玻璃鳞片胶泥呈十字交叉黏结在一起,刮起多余胶泥。结合层的厚度应为2mm~3mm。在20℃~25℃养护14d后,应进行黏结强度测定。试验用的夹具和测定方法,应按上述“树脂胶泥与耐酸砖的黏结强度测定”的规定执行。

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底胶料、树脂玻璃鳞片底胶料与混凝土以及聚合物水泥砂浆的黏结强度测定:在平整的混凝土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基层上,经过表面处理后,按配合比要求,涂刷2遍树脂封底料、表干后再涂刷树脂底胶料,在20℃~25℃养护3d(低于此温度时,应延长养护期)后,应进行拉开法黏结强度的测定,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对黏结的拉伸头试柱(图A.3.3-4)和树脂底胶料层的表面进行轻微打磨、擦洗,在测试区内黏结3个拉伸头,间距大于10mm,采用环氧树脂或其他胶粘剂。待黏结剂固化并达到黏结强度要求后,将被测树脂底胶料层沿拉伸头切开至混凝土基层,切割工具见图A.3.3-5。将拉伸头与黏结强度测试仪连接,连接件见图A.3.3-6,匀速拉拔,记录黏结破坏时的荷载及破坏位置。

黏结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σ——黏结强度(MPa);

F——破坏荷载(N);

A——试件黏结面积(mm2)。

测量完毕后,应按本规范第5.4.2条对树脂底胶料层的损伤部位进行修补。

A.3.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拉伸强度和含胶量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拉伸强度的拉伸强度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7的规定执行;

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含胶量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GB/T2577的规定执行。

A.3.5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的拉伸强度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7的规定执行;

2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的弯曲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的规定执行;

3树脂玻璃鳞片胶泥耐磨性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1768的规定执行;

4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的抗渗透性测定:采用强度等级为32.5MPa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与标准砂配制试件底模,底模尺寸为底面直径80mm,顶面直径70mm,高30mm,每组3块,养护28d后,在底模底面上分别涂抹玻璃鳞片胶泥,厚度为1mm。在室温下养护完全固化后即可做抗渗透试验。水压从0.2MPa起保持2h,然后增至0.3MPa。以后每隔1h增加水压0.1MPa,直至所有试件顶面渗水为止。记录每个试件的最大水压力和保持最大水压的时间(以h计)。当水压增至1.5MPa,而试件仍未透水,则不再升压,保持6h后停止试验。

A.3.6水玻璃材料的性能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玻璃胶泥稠度的测定:试验所用的锥形稠度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JC/T727的有关规定。

将粉料按配合比放入拌和器(机)内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玻璃,湿拌2min左右,同时记录时间,将拌和均匀的水玻璃胶泥一起装入圆锥模内,振动25次,亦可用人工捣实法,然后将多余胶泥刮去,整平表面。

将盛胶泥的圆锥模移至锥形稠度仪的下面,应放松制动螺丝。将锥尖降至胶泥的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丝,同时应调整标尺指针在0位,加入水玻璃湿拌10min时进行测定。然后突然放松制动螺丝,同时启动秒表,让试锥自由沉入胶泥中,待5s时应拧紧制动螺丝,此时标尺读数即为胶泥稠度。

测定时,圆锥模不应受任何震动,并应保持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小于80%的空气环境中。应取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2水玻璃胶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可将拌和均匀的水玻璃胶泥,一次装入圆锥模内,连同底板人工捣实振动25次,然后用干净的抹刀将多余胶泥刮平,整平表面。

将盛胶泥的圆锥模移至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下面,试针的直径为1.10mm±0.04mm,质量为300g±2g。放松制动螺丝,将试针下端降至与胶泥的表面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丝,然后放松制动螺丝,让试针自由沉入胶泥中。在刚开始测定期间,应轻轻扶住试针上端的活动杆,以防试针冲击底板而弯曲,但初凝时间仍应以自由降落测定的结果为准。初凝前,应每5min测定一次;初凝后,应每15min测定一次。每次测定后,应将试针擦拭干净。由加入水玻璃时起,至试针沉入胶泥深度39.0mm~39.5mm而不再沉入时,所需的时间为初凝时间;由加入水玻璃时起,至试针沉入胶泥中不得超过1mm时,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

测定时,圆锥模不应受任何震动,并应保持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小于80%的空气环境中。

3水玻璃胶泥的抗拉强度和浸酸安定性测定:可将搅拌均匀的水玻璃胶泥装入6个“8”字形试模内,连同底板置于跳桌上,用手稍扶住,跳动25次,亦可用人工捣实方法,刮去多余胶泥并整平表面,将试模连同底板置于跳桌上,用手扶住,跳动25次。应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小于80%的空气中养护2d后脱模,并应继续在上述环境中养护14d。取出3个试块,并应按本规范附录A第A.3.3条第2款进行抗拉强度测定(加荷速度改为5mm/min),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A.3.3第1款的规定。另外3块应置于浓度为40%的工业硫酸中煮沸1h,并在该酸液中缓慢冷却至常温,取出试块后,应用水冲洗,并擦拭干净。1d后,应检查试块有无裂纹、掉角、疏松和膨胀等现象。当试块完整,表面和酸液亦无显著变色,为合格。

4水玻璃胶泥的吸水率测定:应将配制好的水玻璃胶泥装满预先涂过黄油的、衬有厚度不小于0.05mm聚乙烯薄膜的30mm×30mm×30mm的试模内,每组3块,连同底板振动25次,然后用湿布擦过的刮刀将多余的胶泥刮去,整平表面。

试块应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小于80%的空气中养护2d后脱模,并应继续在上述环境中养护至14d,然后在105℃~110℃烘干至恒重。并从3块试块中选取气孔及其他缺陷最少的2块,经称重后精确至0.019,放在玻璃容器内,并在1h内分3次注入密度为0.81g/cm3~0.84g/cm3的煤油,液面高出试块1cm。浸泡7d,取出试块,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试块表面多余的煤油,立即进行称重,精确至0.01g。

吸水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1——浸泡后试块的质量(g);

m——浸泡前试块的质量(g);

p——煤油的密度(g/cm3)。

5水玻璃砂浆和水玻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水玻璃砂浆和水玻璃混凝土应用人工捣实振动排出气泡成型。水玻璃砂浆的试块应为7.07cm×7.07cm×7.07cm,水玻璃混凝土试块应为15cm×15cm×15cm,其结果应乘以系数1.00;当试块为20cm×20cm×20cm时,其结果应乘以系数1.05;当试块为10cm×10cm×10cm时,其结果应乘以系数0.95。

厂房检测17

混凝土当用振动器捣实时,将混凝土装入试模内,并稍有余量,然后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用手稍扶住,开动振动台,振至混凝土表面排除气泡呈现浆状为止。振动结束后,应用金属直尺沿试模边缘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去,并随即用抹刀将表面抹平。当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分两次装入试模内,每次装入的高度相等。每次捣固的次数:试模为20cm×20cm×20cm时;约为50次;试模为15cm×15cm×15cm时,约为25次;试模为10cm×10cm×10cm时,约为12次;捣固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捣实后,应在温度为20℃~25℃、湿度小于80%的空气中养护2d后脱模。脱模后,应继续在上述环境中养护14d,然后在压力机上进行试压。

每组试块为3块,取3块试块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其中1块试验结果超出或低于平均值的15%时,应取其余2块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当有2块试块的试验结果超过平均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修约精度取0.1。

6水玻璃砂浆和水玻璃混凝土的浸酸该安定性测定:试块应该按水玻璃砂浆和水玻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定成型和养护。然后把试块浸入盛有40%工业硫酸的带盖容器中,试块底面应架空,侧面应隔开,酸液应高出试块的表面,并应保持浸泡温度为20℃~25℃。浸泡28d后,应取出试块,用水冲洗,阴干24h,检查试块有无裂纹、起鼓、发酥和掉角等现象。当试块完整,试块表面和浸泡酸液亦无显足变色,则为合格。

7水玻璃胶泥与耐酸砖的黏结强度测定(又称十字交叉法试验方法):砖板的黏结力试验均应采用230mm×113mm×65mm的标型耐酸砖,用水洗净烘干,冷却至室温备用。

将配制好的胶泥,抹在两块标型耐酸砖黏结面的中部,应用挤浆法使两块砖十字交叉粘牢,胶泥厚度为3mm。挤出的多余胶泥用刮刀刮除。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小于80%的空气环境中养护14d(密实型钾水玻璃胶泥养护28d)后测定黏结强度。

应将黏结力支座放在压力机上固定住,对正位置,调节好距离,将试块放好。开动压力机均匀加载,压力机运行速度为6mm/min,加载至试件拉开。记录压力机表盘读数。

黏结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黏——胶泥的黏结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受拉面积(mm2)。

每组试块为3块,取3块试块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其中1块试验结果超出或低于平均值的15%时,应取其余2块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当有2块试件的试验结果超过平均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修约精度取0.1。

8钠水玻璃混凝土的抗渗性测定:按配合比称量物料,先将粉料与氟硅酸钠混合均匀,再放至铁板上与砂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钠水玻璃搅拌均匀,宜翻拌3次。

应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涂有机油的抗渗试模中,并稍有余量,该试模尺寸为底面直径185mm,顶面直径175mm,高150mm,然后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振至表面泛浆为止,并用抹刀抹平表面,每组3块,混凝土试块在20℃~25℃下养护1d后脱模,养护14d后,方可进行抗渗性测定。

应在养护好的试件表面上涂刷一层熔化的黄蜡或石蜡,试件的顶面和底面不涂蜡,稍冷后将试件装入有一定热度的抗渗套模中。

P10126-101114

应将上述试件连同套模装到混凝土渗透仪上,垫好橡胶垫圈,上紧螺丝。

当预计抗渗压力不大于0.8MPa时,开始试验时的水压应为0.1MPa,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当预计抗渗压力大于0.8MPa时,开始试验时的水压应为0.2MPa,每隔8h增加水压0.2MPa,并应随时注意试件端面情况。在试件端面呈现又渗水现象时,应记下当时的水压。

混凝土的抗渗性,应按3个试件中2个试件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计算。当有2块试件有渗水现象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修约精度取0.1。

9钾水玻璃的抗渗性测定:试块养护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小于80%且大于50%;密实型钾水玻璃材料试块拆模时间为3d,普通型钾水玻璃材料试块拆模时间为2d,养护时间为28d。

1)钾水玻璃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测定:将拌和好的水玻璃混凝土装入涂有机油的抗渗试模中,并稍有余量,试模尺寸为底面直径185mm,顶面直径175mm,高150mm,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振至表面泛浆排除气泡为止,并用抹刀抹平表面,每组6块。

在养护好的试件表面上涂刷一层融化的黄蜡或石蜡,试件的顶面和底面不涂蜡,稍冷后将试件装入有一定热度的抗渗套膜中。

将上述试件连同套膜装到混凝土渗透仪上,垫好橡胶圈,上紧螺丝。

当预计抗渗压力不大于0.8MPa时,开始试验时的水压应为0.1MPa,每隔8h增加0.1MPa;当预计抗渗压力大于0.8MPa时,开始试验时的水压应为0.2MPa,并应随时注意试件端面情况,在试件端面呈现有渗水现象时,应记下当时水压。

混凝土的抗渗性,应按3块试件中2块试件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计算。当有2块试件有渗水现象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修约精度取0.1。

2)钾水玻璃胶泥和砂浆抗渗等级的测定:将拌和好的水玻璃胶泥或砂浆装入涂有机油的抗渗试模中,并稍有余量,试模尺寸为底面直径80mm、顶面直径70mm、高30mm,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振至表面泛浆排除气泡为止,并用抹刀抹平表面,每组6块。

在养护好的试件表面上涂刷一层融化的黄蜡或石蜡,试件的顶面和底面不涂蜡,稍冷后将试件装入有一定热度的抗渗套膜中。

将上述试件连同套膜装到水泥渗透仪上,垫好橡胶圈,上紧螺丝。

当预计抗渗压力小于0.8MPa时,开始试验时的水压应为0.1MPa,以后每隔1h增加0.1MPa;如预计抗渗压力大于0.8MPa时,以后每隔1h增加0.2MPa。并且随时注意试件表面情况,在试件端面呈现有渗水现象时,应记下当时水压。

钾水玻璃胶泥或砂浆的抗渗性,应按3块试件中2块试件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计算。当有2块试件有渗水现象时,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修约精度取0.1。

10钾水玻璃材料的耐热极限测定:钾水玻璃胶泥取抗拉强度试件3块,钾水玻璃砂浆和混凝土取抗压强度试件3块。

当耐热极限温度为100℃~300℃时,先将试件于110℃±5℃烘干8h,再将试件放在加热炉内,以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50℃/h,升温至300℃,恒温4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经过加热的试件外观无裂纹且强度不低于原始强度时,则为合格。

IMG_20201017_105028

当耐热极限温度为300℃~900℃时,试件的耐热性测定按耐火混凝土的物理检验方法进行试验。

A.3.7聚合物水泥砂浆性能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强度测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的有关规定。

2聚合物水泥砂浆的黏结强度的测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附录A中“水泥砂浆黏结强度检测”的规定。

3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凝结时间测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的有关规定。

4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抗渗等级测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的有关规定。

5聚合物水泥砂浆的吸水率测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DL/T5126的有关规定。

A.3.8喷涂聚脲衬里的物理性能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聚脲衬里涂层的质量测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喷涂聚脲防护材料》HG/T3831的有关规定执行。

2聚脲衬里涂层的附着力测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黏接强度检验标准》JGJ110的有关规定执行。

A.3.9涂料的漆膜颜色、外观、黏度、干燥时间和附着力测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漆膜颜色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GB/T1722的有关规定执行。

2漆膜外观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GB/T1721的有关规定执行。

3黏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涂料黏度测定法》GB/T1723的有关规定执行。

4干燥时间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28的有关规定执行。

5附着力的测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1720的有关规定执行。

A.3.10塑料衬里制成品的电火花的测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塑料衬里设备电火花试验方法》HG/T4090的有关规定执行。

A.3.11沥青类制成品的性能测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定:沥青砂浆应用直径和高度均为50.5mm的圆柱形试模,沥青混凝土应用直径和高度均为71.4mm的圆柱形试模,试模应擦净、烘热。

应将拌制好的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装满试模,每组3块,用热刮刀均匀插捣10次,然后加上成型压力恒压3min。当施工采用平板振动器压实时,沥青砂浆的成型压力应为0.

IMG_20210107_131203

25MPa,沥青混凝土的成型压力应为5MPa。恒压后即可脱模。试块应完整、平滑、无缺角,高差不大于1mm,上下两面应平行。试块在室温下养护1d后,应放入规定温度的水中2h,测定20℃的抗压强度时,水的温度应为20℃;测定50℃的抗压强度时,水的温度应为50℃。取出试块后应用布擦干,并在试块的上下两面,各垫一张纸,然后进行试压。试压时,压力机活塞上升的速度应为每分钟3cm,极限荷载由测力计在指针不再转动时读出。

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F——试块的受压面积(mm2)。

应取3块试块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每块测定的偏差,当R20时不得大于10%,当R50时不得大于5%。

2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饱和吸水率测定:在制备抗压强度试块的同时,应制备供测定饱和吸水率用的试块,每组3块。试块脱模后,应在常温下养护1d,并用纱布擦拭干净。

试块在空气中称重后,再置于水中称重,精确至0.01g。称重后,把试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试块应全部被水淹没,水温为22℃±2℃。然后将容器连同试块放入真空干燥器或真空罩内,进行抽真空至剩余压力为10mm~15mm水银柱,保持1h以上。恢复正常气压后,试块仍在水中保持1h。然后取出试块,用纱布擦去表面的水分,在空气中称重精确至0.01g。

饱和吸水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1——抽真空前,试块在空气中的质量(g);

m2——抽真空前,试块在水中的质量(g);

m3——抽真空后,试块在空气中的质量(g)。

取3块试块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平行试验的误差不应大于0.2%。

3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浸酸安定性测定:在制备抗压强度试块的同时,应制备浸酸用的试块,每组为6块。试块脱模后,应在常温下养护2h,并用纱布擦拭干净。

将试块浸入盛有55%硫酸的带盖容器中,试块底面应架空,侧面应隔开,酸液应高出试块的表面。浸泡30d后,应取出试块,用水冲洗,然后用纱布擦拭干净,并应检查试块有无裂纹、掉角、起鼓和酥松等现象,若试块完整,试块表面和浸泡酸液亦无显著变色,则为合格。


郑重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仅用作学习交流使用,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